文 | 沪上雷少 编辑 | 小丸子 品牌溢价大幅下滑、产品矩阵相当紊乱、同类车型内耗严重、一款车一种造型风格…… 号称跨时代的G7上市当晚,当传统汽车媒体圈一派其乐融融、转发点赞晒成绩单的时候,不知道理工直男何小鹏,有没有意识到: 低价上市看似要大卖的G7,实则抢走了多少自家兄弟车型G6、G9的消费者。 汽车老兵兼铁娘子王凤英,对小鹏汽车的重塑作用,或被严重夸大! “要不是王凤英降本增效,小鹏汽车恐怕早已被蛀虫蛀空了”…… 上个月小鹏G7预售,我们写过一篇分析文章《王凤英对小鹏汽车的重塑作用,或被严重夸大!》,万万没想到,评论区很快被一种类似的论调“血洗”。 简而言之,在这些凤英铁粉/水军们看来,长城老将、车圈铁娘子王凤英女士,对于小鹏汽车有再造之功。 笔者注意到,这种论调,不仅仅高频出现在相关评论区,网络上搜索王凤英+小鹏汽车等关键词,类似歌功颂德乃至“神化”王凤英的报道文章,更是连篇累牍不胜枚举! 王凤英救活了小鹏汽车如“小鹏汽车逆袭的关键是何小鹏用对了王凤英”、“2年重返巅峰!车界铁娘子救活小鹏汽车”、“魏建军的铁娘子却拯救了危机之中的小鹏汽车”…… 在它们眼里,没有王凤英的加盟操盘+铁腕反腐,小鹏汽车或许熬不到今天,时至今日不说已经如同哪吒威马等新势力那般,挂在了半道儿上,大概率也会像蔚来汽车那般,不温不火不死也难活。 我的天,果真是这样吗? 如此论调,把王凤英捧的老高,身为小鹏汽车创始人兼王凤英“新伯乐”的何小鹏,打心底里认不认同? 乐逗汽车认为,客观来讲,汽车老兵王凤英加盟小鹏汽车的两年多时间,在诸如降本增效、供应链反腐等维度,确实对小鹏汽车带来了不小的变化,这对于尚处于投入期、长期亏损没能实现自我造血的新势力品牌而言,无疑意义重大。 别的不说,同为造车新势力三强/三傻的蔚小理当中,高举高打且一直被默认排在前列的蔚来,看似哪儿哪儿都好,造型原创设计出彩、技术研发投入巨大、服务更是好到没朋友…… 但是,无论是市场还是资本,甚至是蔚来的所谓忠实粉丝“蔚家军”,随着时间的推移,没有哪一方能够持续接受和忍受,蔚来长期大幅亏损、关键还看不到何时能真正扭亏为盈的尽头。 李斌李想何小鹏三兄弟合影一句话,不管是新势力还是传统车企,商业就是商业,无法实现正向盈利,终归不可持续,蔚来没有未来也主要因为“看不到何时盈利的希望”。 所以王凤英的加盟和改革,对于小鹏汽车的组织架构重新梳理、尤其供应链重构,作用巨大,小鹏汽车内部过往的那些个“蛀虫”高管们的套路小伎俩,在王凤英这里分分钟无处遁形。 不过个人以为,王凤英的加盟和出任总裁要职,对于何小鹏这个大当家来说,还有另外一层深层次重要意义: 充当何小鹏的“刀斧手”,将诸多老臣的权利瓦解,助力何小鹏实现空前“集权”。 以史为鉴,历朝历代的君主帝王,如果想要以和平的方式进行权力重新分配与交割,最好的方式莫过于启用新的顾命大臣。 事实上,王凤英加盟和强势登场的2023年前后,小鹏汽车最初的台前三位创始人——夏珩、何涛、杨春雷,均已淡出公司核心管理团队,幕后大BOSS何小鹏权力空前巩固和集中。 无须讳言,短期来看,王凤英对于小鹏汽车的改造作用,无疑是值得肯定和广被看见的,但综合+长远来看,负作用和隐患或许同样不容小觑、非常明显! 乐逗汽车认为,至少有以下几点,迄今为止王凤英操盘下的小鹏汽车,似乎还没有找到清晰的战略方向; 其折射出来的恰恰是王凤英这位汽车老兵兼小鹏汽车改革操盘手,或许并不愿意承认的短板跟局限性。 其一、王凤英操盘两年过后,小鹏汽车的品牌力明显下降。 不管何小鹏愿不愿意承认,小鹏汽车的品牌定位和溢价,已然从过去的二三十万往上的中高端形象,快速又被拉回到了20万以内,主销走量产品甚至崩到了10万元大关。 这个负作用可谓是最为可惜+要命。 要知道,新势力三强蔚小理当中,靠低端路线入局的小鹏,起初阶段品牌形象和溢价是最低的; 从P7开始小鹏的品牌高端化路线开始发力,而且P7的首战大获成功狠狠地将小鹏汽车的品牌level往上拔高了不止一个档次。 P7之后更进一步的SUV旗舰G9,原本也有望进一步夯实小鹏汽车的中高端品牌形象,无奈被人为的搞砸,头炮哑火再而衰三而竭,迄今令无数G9的车主用户意难平。 小鹏汽车SUV旗舰产品G9被人为搞砸小鹏G9原本是妥妥的三四十万级中高端产品,一点不比理想L67弱,如今越来越往下走,跌破30w档次,再跌破25w档次,可惜中的战斗机! G9失败之后,王凤英加盟并充当起了小鹏汽车新的操盘手,在她的一连串降本增效+改革举措下,小鹏汽车的品牌形象和溢价,在下行通道上一泻千里。 P7+将经典图腾P7家族价位拉到了20w以下,廉价品牌的“网约车”爆款选手M03,更是将小鹏的溢价干到了10万元级别。 对于小鹏汽车这样的造车新势力而言,品牌往上固然难走,但品牌往下更是死路一条!拼降本增效和成本控制,小鹏汽车能比得过传统车企大厂比亚迪,丰田大众吗? 其二、小鹏汽车的造型设计比较拉垮,长期以来并没有形成足够明显的“家族化”标识风格。 事实上,自从小鹏P7之后,最近这几年小鹏推的新车不老少,但造型设计上饱受好评、被公认为成功案例的,极为少见!(G9算一个,奈何沦为炮灰)。 G6、X9,包括前不久盛大预售发布的G7,造型设计争议都蛮大,不少网友和消费者直呼“太丑”了。这与蔚来理想,甚至后来居上的华为系、小米汽车,形成了鲜明对比。 G6之后小鹏G7造型继续惹争议在颜值即正义、颜值就是第一产品力的消费背景下,造型设计维度的“不成功”,已然是小鹏汽车相当致命的一项突出短板。 试问,究竟是技术理工男何小鹏的审美不在线,还是年过五旬的铁娘子王凤英审美过时了? 有人替王凤英洗地辩解,称凤英在小鹏汽车内部并不负责产品的造型设计,这简直是把群众的智商按在地上摩擦。 如果身为企业二号位,职位为总裁的王凤英,连最基本的产品造型评审这一关,都不负责把关的话,那总裁总个啥裁个毛啊…… 其三、小鹏汽车的产品矩阵,过于臃肿繁杂,无论是P7系列轿车还是G系列SUV产品,内耗严重问题突出。 如果是在燃油车时代,王凤英的这个路数或许没毛病,想当年哈弗H6家族一款产品,整出了多少个不同的配置版型! 但在智能化电动化时代,当汽车的工具属性急剧下降、消费品属性快速上升的时候,“少就是多、多就是乱”。 不信你看看,市面上凡是热销受欢迎的产品,无论是特斯拉,还是理想L系,抑或是这两年一骑绝尘的小米汽车,有哪个是靠“多生孩子好打架”的产品策略赢得市场?! 反观小鹏汽车,从P7到P7i,再到P7+,以及接下来还将焕新的P7换代车型,太多消费者都云里雾里分不清; SUV也一个样,G6、G7、G9,每一款都有各自的设计语言,然后又都有较高的产品重合度。 一句话,用“严重内耗+各自为战”来形容小鹏汽车,再合适不过。 显而易见,作为一名在传统汽车行业浸泡了三十年的老汽车人,王凤英明显是把昔日长城汽车哈弗H6家族的“车海战术”潜意识中带到了小鹏,无奈这种策略已然失效。 乐逗观察: 常言道,凡事皆有两面性,别什么保护就被什么束缚。 今天的小鹏汽车,表面上看销量数据在大幅增长,经营业绩指标看似也有所改善,但潜藏在喜人成绩单背后,巨大危机和隐患也缩影随行。 品牌溢价大幅下滑、产品矩阵相当紊乱、同类车型内耗严重、一款车一种造型风格…… 号称跨时代的G7上市当晚,当传统汽车媒体圈一派其乐融融、转发点赞晒成绩单的时候,不知道理工直男何小鹏,有没有意识到: 低价上市看似要大卖的G7,实则抢走了多少自家兄弟车型G6、G9的消费者。 不说跟何小鹏口中“亦师亦友”的雷布斯小米汽车YU7比,就算是跟零跑、理想、问界等友商比,接下来三个月及半年时间里,我们将一起见证: 看看小鹏G6+G7+G9,三款车型的整体月销量,有没有别人家爆款车型一款车的销量高。 还是那个观点,汽车老兵兼铁娘子的王凤英,对小鹏汽车的重塑作用,或被严重夸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