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综合信息分析,小米汽车工厂当前正处于高强度运转状态,通过多班倒模式连夜加班生产,以应对YU7爆发的订单需求。以下是具体分析: 🔧 1. 工厂运转模式 三班倒生产制:小米二期工厂的第三方供应商证实,为赶工投产,工人采取“三班倒”模式(24小时轮班),每日工作时长约11小时。一期工厂也持续满负荷运行,双班制下月产能达2.8万-3万台。 机器人协同作业:工厂内700多台机器人实现关键工序全自动化,每76秒下线一台车,显著提升效率。 📈 2. 产能爬坡进展 二期工厂冲刺投产:卫星影像显示,二期工厂主体工程已完工(车间、办公楼),外部道路仍在收尾,预计7月正式投产。投产后年产能将增加15万辆,缓解交付压力。 零部件供应保障:供应商零部件日产量达1000套,小米通过预付款加速供应链备货,确保零部件不卡产能。 ⏱️ 3. 交付压力与应对 订单远超当前产能:YU7开售18小时锁单量超24万台,按一期工厂极限月产3万台计算,消化订单需8个月以上。部分用户交付周期长达56周(超1年)。 动态缩短交付周期:官方多次强调,APP显示的交付时间为“保守预估”,随产能爬坡将动态刷新提前。参考SU7经验,实际交付普遍比初期预估快30%-60%。 ⚠️ 4. 争议与挑战 产能分配矛盾:一期工厂需同时生产SU7和YU7,导致SU7交付周期同步延长(SU7 Pro最长52周)。部分用户遭遇销售承诺交付时间与实际不符的纠纷。 黄牛与转单风险:二手平台出现加价转卖订单现象(溢价最高2万元),但小米限制订单转让,仅支持直系亲属更名。 💎 总结 小米工厂正通过连夜加班、机器人高效作业、供应链优化全力提升产能,但短期内仍难满足爆发式订单需求。用户可通过小米汽车APP关注交付时间的动态更新,预计随着二期工厂达产(7月-10月产能爬坡),等待周期将逐步缩短。若急需提车,建议优先选择Max版或“准现车”通道(等待1-5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