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大众日报 新规上线,新能源汽车“后市场”迎利好 年检新规非强制性标准,具体规则仍有待细化 都亚男 □ 本报记者 都亚男 3月1日起,国家标准《新能源汽车运行安全性能检验规程》(GB/T 44500-2024)(以下简称“新规”)正式实施,这也是国内首部专门针对新能源汽车的安全检测标准,预计会对全国超3000万辆新能源车车主产生影响。 相较于传统燃油车,新能源汽车新增了动力电池、电机、电控等“三电”系统,而此前执行的汽车年检标准《机动车安全技术检验项目和方法》,未涉及对新能源车辆安全核心的“三电”系统进行有效检测。 新规明确,新能源汽车的动力蓄电池安全充电检测和电气安全检测成为必检项目,同时对驱动电机、电控系统以及用电安全等安全特性进行检测。此外,对于营运新能源汽车,充电和放电时动力电池的温度和电压也成为检测项目。 根据新规,现存的机动车检测场,需要新建新能源汽车专属检测线。日前,记者从济南、青岛、潍坊、济宁等地了解到,多家受访机动车检测场目前均未建设新能源汽车专属检测线。 上述检测场工作人员均表示,目前还未接到相关通知,“因为这是一个推荐性标准,非强制实施,目前也没接到主管部门的正式通知。” 对于私家车来说,使用年限6年以内免检,第6年、第10年需要进行上线检测,使用年限超10年的车辆,需每年上线检测一次。目前新能源汽车刚开始更新换代,大多数还没到验车周期。 新能源车年检新规为何非强制?黄河科技学院客座教授、资深汽车专家张翔认为:“伴随着新能源汽车发展,技术方面发生很大变化,新版本车跟旧版本车的性能参数差别很大。例如,早期新能源车用的是三元锂电池,现在普遍为磷酸铁锂电池。这种情况下,需要不断探索,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不少插电式混动车型的新能源车主,对于检测费用表示担忧。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既有传统汽车的发动机、变速器、传动系统等燃油系统,也有纯电动汽车的动力电池、电机、电控等“三电”系统。这是否意味着,插电式混动车型需要同时检测油车项目、电车项目,并支付两份检测费用? “插电式混动车型需要同时检测油车、电车两个项目,但不一定交两份钱。”济南市一家机动车检测场负责人认为,“现在竞争激烈,检测费用上涨几率不大。” 据了解,新建一条新能源汽车专属检测线大约需要50万元。不过,不少机动车检测场负责人对于新建新能源汽车专属检测线的前景表示乐观。“我们公司自有厂房、车间,新建检测线成本较低,也不用担心客流。虽说新规尚未强制执行,但这是一个必然的趋势,如果上线了,相信很快就会回本。”济南一家机动车检测场负责人表示。 随着新能源汽车保有量飞速上涨,新能源汽车年检市场潜力不容小觑。据最新统计,截至2024年底,全国新能源汽车保有量达3140万辆。 值得注意的是,即便新规仍有待细化,但伴随新规落地,新能源汽车“后市场”有望迎来一波新的利好。 目前,新能源车险保费居高不下,险企理赔成本高昂,新规的落地,或有望破题这样的“两难”局面。 张翔说:“保费高、续保难原因之一,是险企担心新能源汽车质量不稳定而带来损失。新规实施后,可能会倒逼新能源汽车质量、安全性提高,从而解除保险公司的后顾之忧,险企也更愿意为新能源汽车提供车险服务。” 更重要的是,新规实施后,保险费率厘定准确性有了可供参考的国家标准,进一步提高了二手车市场透明度,二手车市场潜力有望加速释放。 “新规落地以后,大部分质量合格的车辆通过年检后,残值会提高。”张翔告诉记者,“此外,通过年检的优质车安全性有保障,消费者购车更踊跃,从而达到优质车利润提升,劣质车淘汰,对二手车经销商来说也是个好事。” 张翔认为,新规不仅有利于提高新能源汽车的安全性,而且新能源汽车检验机构购置检测设备,也会催生出很大的市场。 “目前这个标准是推荐性的,是因为还有很多不完善的地方,待日后逐步完善成熟,肯定会成为强制性标准。”张翔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