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4日西安一辆保时捷在行驶过程中突然起火,而近3天还有一辆新造车以及大众途观L插混起火,幸好没有造成人员伤亡,连连发生电车起火无疑是给电车行业火上浇油,进一步催热了电车行业,只是这可不是他们希望看到的结果啊。 国庆假期期间,某地一辆电车在停车场突然起火,车主指手机APP显示车内温度突然升高,然后不久就发生火灾,烧毁了周围多辆汽车,损失惨重,而这辆车是刚买不久的新车,车方则迅速给出答案说并非电池引起火灾。 国庆长假结束后的10月中旬,又发生了为人瞩目的一单交通事故,那单交通事故中驾驶员在城市道路高速行车,撞向中间隔离带,事故后车辆起火,周围诸多人员前往救援,却打不开车门而目睹车内驾驶员在逐渐凶猛的火灾中。。。,警方通报指驾驶员身亡。 再到10月下旬,2天时间内三辆电车起火,这样的情况无疑是不断催热了电车行业,让各方对电车的安全产生担忧,可能导致电车的销售造成困扰,更让已购买了电车的车主产生恐惧,毕竟这些电车起火事故的结果几乎都是车辆烧成骨架。 电车起火的后果如此严重,在于电车电池的特性,电车的电池有巨大能量,电池中又有氧化剂,由此就导致电车一旦起火,火灾蔓延异常迅速,央视报道指出电车起火后,车内驾乘人员逃生时间只有60秒左右。 电车为了科技感而采用的一些科技又增加了车内驾乘人员的逃生难度,以及车外救援人员的救援难度,如隐藏式门把手,这几年已发生了太多电车起火后,隐藏式门把手就锁死车门,导致车内驾乘人员无法自行逃生、车外救援人员束手无策,导致车内驾乘人员活活烧死的惨剧。 上述的一单停车场电车火灾事故,则揭示了电车起火可能造成巨大损失,超过保险赔偿额度,可能导致车主破产,这方面韩国已有例子,2024年8月韩国仁川的地下车库一辆电车起火烧毁140辆车辆以及楼房受损,损失巨大,远超保险赔偿额度,幸好所属的车企奔驰出面援助,国内如果出现这种情况,车企会援助么?车主会破产么? 有意思的是面对连连发生的电车起火,一些人士试图将电车起火的责任归于车主,诸如要求车主不要过充、过放,不要猛烈加速导致电池处于高负荷状态等等,这种说法感觉是为车企开脱,因为这些技术问题不应是车主需要了解的,而是车企自身应该对这些问题做好预防并提供技术支持的。 过充、过放问题,车企理应在电车的电池管理系统方面做到,即使车主插上的是超充桩,电池管理系统也理应根据电池容量的情况采取合适的电压、电流接入,确保电池以合适的功率充电;至于过放问题,车辆电池应该有冗余,即是车上电表显示还剩下20%电池容量的时候,实际的电池容量应该有30%以上,燃油车不就是如此么,即使油表出现油量不足的时候,剩余油量仍能确保行驶数十公里。 随着电车存量的增加,电车起火的绝对数量必然会不断增加;而且早期的电车到如今也使用近10年了,这些老旧的电车起火概率也大幅增加,可以预期接下来看到的电车起火事故必然会不断增加,这将对电车行业产生深远影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