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时财经) CET FINANCE “双十一”大促帷幕拉开,在堪称史上最长促销周期的背景下,京东也接连释放战略级动作。 日前,京东联合广汽埃安、宁德时代旗下时代电服宣布推出“国民好车”,计划于京东11.11期间独家发售,该车型定位5万至30万元区间的换电车型。迅速引发业内外关注。 中国经济时报·中时财经从京东集团获悉,与直接参与造车的新势力企业不同,京东选择了一条差异化路径:不造整车,而是聚焦构建覆盖“买、配、养、用、换”的全生命周期汽车服务生态。 这显示出,京东正将视野投向十万亿级的汽车市场。在此次合作中,京东在尝试以“用户洞察和零售服务”为核心打造出一站式配齐的汽车消费新模式,推动“让买车像买手机一样方便”体验落地,开辟汽车产业转型新路径。 作者:李 捷 编辑:张丽敏 制图:乔寒云 PART 1 “定义国民好车”,构建可控生态 通过此次合作,京东养车与宁德时代全资子公司时代电服和广汽集团合作,三方协作,旨在通过优势互补让该款新车“1+1+1大于3”,提升用户购车与用车体验。该车型将突破常规“裸车”销售模式,除标准版外,可灵活选购“车衣定制版、车品配装版、养护加持版”等多种套餐,让买车迎来“一站配齐”的新体验。 Wind数据显示,京东App上已有近17万用户参与该车的定制互动,从安全性能到外观价格,用户偏好直接驱动研发设计。 业内观点认为,对于车企和零部件企业而言,多了一个销售渠道;对于消费者而言,京东又像一座桥梁,线上选配、线下交付、全程服务可控,“让买车像买手机一样方便”,形成多方共赢格局。 然而此次跨界并非京东汽车业务的“首秀”。 公开资料显示,早在2018年,京东便上线整车交易平台;2022年,京东汽车宣布整合京东汽车供应链能力,将“京车会”升级为“京东养车”品牌。据媒体报道,2023年,京东汽车事业部独立运营。 一位接近京东的人士告诉中国经济时报·中时财经:“京东一直都在围绕产业链进行布局,做汽车也是为了完善自身的生态。”该人士认为,此次合作不仅是作为一个销售渠道,京东此举背后的深意在于尝试通过用户的洞察去反向定义产品。 行业机构分析指出,基于5000万PLUS会员画像与2000万整车搜索数据,京东具备精准定位消费需求的能力。 在人才储备方面,京东也投入显著。招聘平台脉脉上的信息显示,京东汽车零售事业部算法工程师的岗位年薪高达123万元,汽车后市场和采销岗位负责人的年薪均突破百万。可见京东在汽车业务布局的决心。 有业内人士对中国经济时报·中时财经分析指出,京东涉足汽车业务,没有选择烧钱建厂的重资产模式,而是通过用户数据和供应链,让车的生产、流通和服务实现全流程可控。 PART 2 从“线上商城”到“线下服务网络” 京东汽车的布局,不止于整车销售。 在宣布联合推出“国民好车”消息仅一天后,10月15日,京东联手中国长安汽车集团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合作聚焦新能源无人智能化车型的设计与开发,以及城市智慧物流车辆的建设。这也意味着,京东汽车已将触角延伸至城市出行领域。 事实上,京东已连续多年在汽车圈密集动作,其业务版图已覆盖“买、配、养、用、换”全生命周期。京东官方信息显示,在线上渠道不仅可以提供汽车用品、配件等丰富产品,还通过近3000家京东养车门店和超4万家合作门店,以及京东汽车改装大店、自营贴膜工厂等,共同为用户打造全生命周期的优质服务体验。 某汽车行业资深人士对中国经济时报·中时财经分析指出,通过京东与企业合作的路径不难发现,在车圈布局了很多年,从早期参与蔚来A轮融资,到投资自动驾驶、养车服务、芯片平台等,已经搭建起一套智能汽车的供应链。 公开报道称,京东物流VAN无人轻卡已在北京、广州等30座城市启动试运营,覆盖仓储到配送全链路场景,目标是2026年前完成超千台车辆规模化部署。 在2024年3月的电动汽车百人会论坛上,京东与比亚迪、华为、蔚来同台亮相,并拿出5亿元联合品牌“以旧换新”,正面参与产业变革。更是与比亚迪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涉及包括物流车、乘用车的渠道营销、售后服务、智能供应链系统、企业用车采买等多个维度。 官方对外披露的信息显示,截至目前,京东已与东风本田、北京现代、比亚迪、岚图、中国长安等主流品牌达成战略合作,覆盖整车销售、配件授权、售后维修全链条。 对此,上述行业资深人士认为,京东自身已经有包括轮胎在内,很多涉及汽车售后的零部件,目前的汽车售后网络甚至可以媲美一家主机厂。 PART 3 能否重构汽车产业生态? 凭借在车圈多年积累,京东汽车线上流量聚合与线下门店履约的融合模式已经得到初步验证。 今年“618”大促期间,5月30日晚8点开启开门红,仅1小时内汽车后市场核心品类便呈现爆发式增长,其中轮胎、保养、汽车用品、维修改装等品类成交金额同比增幅均超30倍。这一增长态势得益于国家补贴与京东汽车双重补贴的协同拉动,有效释放了消费者在车辆维护与升级领域的需求。 然而挑战亦不容忽视,市场竞争正日趋激烈。在电商增速整体放缓的背景下,十万亿级的汽车市场成为各平台争夺的第二增长曲线。 就在京东加速发力汽车业务的同时,天猫汽车、途虎养车等平台也在加速布局。天猫依托阿里生态,快速发力,截至 2024 年底门店约 2500 家,集中在江浙沪及一、二线城市,以社区店为主,布局高密度城市。进入2025年同步推进2500+门店的新能源服务升级;途虎则深耕后市场多年,拥有更稳固的线下根基。 此外,在汽车行业内人士看来,京东“不造车” 的轻资产模式虽降低门槛,但也使其在核心技术研发与生产环节缺乏话语权,供应链整合的深度与稳定性仍待市场检验。 “京东虽然掌握着用户流量入口,但是京东与车企、电池供应商之间的利润分成机制尚未经过市场验证。一旦销量不及预期,联盟的稳定性也将面临考验。”该人士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