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想问一下丰田和奔驰都已经研制出了固态电池,而且马上就要量产了。国产新能源什么时候能发布这样的电池?还有丰田和奔驰的智驾系统,现在后发制人很厉害,和国内的智驾系统,还有特斯拉的FSD比怎么样? 答:目前奔驰和丰田并没有正式的官方发布说固态电池“马上”量产,即使要投产,也只能是试生产。在固态电池的竞争方面,中国也在加紧进行,而且,就是在量产化上高密度地投入,其中,宁德时代这样的世界最大动力电池制造商同样是最值得关注的角色。 
日本这方面确实长期投入研发,并且也在批量化生产方面力度很大。丰田汽车与多家日本公司合作,它的路数依然是建立一个围绕自己的生态系统。目前已知的,丰田同时也掌握着最多的固态电池专利。不过,它的这些专利似乎并没有成为护城河,因为其他国家,包括中国和欧美,都同时有自己的解决方案。 
德国车企通过投资美国初创企业,准备在2026年试验性地制造出配备固态锂电池的汽车,这是量产化的前期工作。但所有这些,都并不能确定固态锂电池的量产落地,或者,截至目前,业界还没有确凿的固态电池可批量制造并达到车规级,向车企供货的消息。另外,国内有一些带有误导性的发布,就是所谓半固态电池。这其实是胶质化电解液的三元锂电池,与“固态电池”完全不是一个概念。 
我在慕尼黑车展看到了一个固态电池的设计方案,并拍摄了短视频,可供你参考。越是接近业界预估的时间——通常认为是2028年小批量生产装车——越是要冷静看待各种新闻发布。因为这类消息很有利于炒高公司的股价或者估值,而这些公司往往越到最后,越需要进一步融资而且是豪赌般的融资,因为投建产线将是风险很高、耗资巨大并且意味着一将功成万骨枯。跑出来的公司有可能像宁德时代那样辉煌,没有跑出来的公司,就差不多要出局了。 至于智驾系统,我没有看到丰田和奔驰后发制人,他们只不过就是在中国比较务实地与中国像Momenta这样的本土智能驾驶解决方案公司合作了而已。所以,这就是中国的智能驾驶辅助系统,跟特斯拉FSD比,可能是操控动作的娴熟程度比较低,但正确识别和决策的程度比较高。当然,这仅限于在中国。因为特斯拉FSD在中国是受到相当大程度限制的,比如它的实地训练和升级更新,都被一定程度限制着。 |